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

划定反对奢侈浪费的“制度红线”

2013-11-27 03:20:02

消息来源:中国法治 评论

   闫 华

    日前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正式印发了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,划出了反对奢侈浪费的“制度红线”,剑指突击花钱、超标准公务接待、公款旅游、超标配备公车、建豪华办公楼等方面的突出问题。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举措,是教育实践活动建章立制的重要成果。

    从公务接待将推社会化改革,到不得安排考察性出访;从取消一般公务用车,到政府办公楼禁配大型广场……《条例》用十二章六十五条规约,对党政机关的经费管理、公务接待、办公用房等极易滋生奢侈浪费的领域作出全面规范,开出了治理药方,拉起了监督防线,构筑起了实行厉行节约、反对奢侈浪费的“制度硬杠杠”。《条例》用严肃的态度、严格的标准、严明的纪律,吹响了反对浪费攻坚战的号角。

    奢靡浪费之风由来已久,积弊甚深,往往是抓一抓就好转、松一松就反弹。长期以来,各地狠刹浪费之风,招数不少、风暴不断,但是效果多是难以持久,一些党政机关讲排场、比阔气、大手大脚、奢侈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。比如,一些地方的豪华办公楼,动辄就投资数十亿;公款国内国外旅游,你方玩完我登场;公务接待成为巨大黑洞,有的地方一年招待费开支竟以亿计……实践证明,作风方面的积弊顽疾,必须靠制度来解决。如果不扎紧制度的笼子,不用机制规范权力的运行,不良作风还会隐形生存、反弹回潮。

    中央制定出台《条例》,把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,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、严格的制度执行、有力的监督检查、严厉的惩戒机制,管住乱吃的嘴、乱跑的腿、乱伸的手,用制度遏制奢靡浪费之风、弘扬勤俭节约之风。从表面上看,是约束和规范党政干部的个人行为。从深层而言,则是规范约束权力运行,从根子上铲除奢侈浪费之风的滋生土壤。

    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。而制度的执行,有赖于公务运行的透明度,制度执行的监督力。所谓有透明度才有公信力,有监督力才有执行力。《条例》要原原本本地得到执行,首先党政机关的经费管理、公务接待、公务用车等方面信息须依法公开,不仅接受纪检、财政等体制内的监督,也要接受舆论、群众等体制外的监督。对于敢踩“红线”、越“雷池”者,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,不让制度成为“稻草人”,防止制度的“破窗效应”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来源:新华网

[责任编辑:中国法治]

相关专题:济南现奔驰Smart警车 悬挂民用车牌

频道
分站

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
Copyright © 2014 by Chinaruleoflaw.net All rights reserved.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
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
备案号: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: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:京ICP证140110号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(京)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:京网文(2014)0781-181号

关于我们 | 关于中国法治 | 联系方式 | 学会动态 | 编辑部 | 法治编辑部 |